七月盛夏,碧峦叠翠。7月8日,2025年“羊城八景”评审组专家一行5人走进广州市增城区展开调研。
在蝉鸣鸟啼的荔林幽径间,评审专家的步履丈量着白水仙瀑的飞虹溅玉,流连于增江画廊的水墨丹青,触摸荔湖环碧的现代脉搏——一场关于城市灵魂与山水基因的对话在此悄然展开。
白水仙瀑:南粤山水奏响绿美经济进行曲
晨曦初透,评审组专家一行首站抵达白水仙瀑。大家抬头仰望,只见一条素练“撕裂”青嶂奔涌而下,水雾氤氲中恍若仙子凌波,景区内山高林密,千泉百瀑……这里是国家4A级风景区,有广东“山水名片”之称。
展开剩余79%俯首看山下,溪流叮咚而来,清澈透明得能将水下每一枚圆润石块尽数显露。水中不时见游影倏忽穿行,石子长年被流水洗得油润光亮,水在石上慢条斯理地磨出了玉,宛如铺开了一张澄澈自然的帝王藏宝图。此处天地,树便是生,水更是命;它们吐纳交融,汇合成此间无尽的天然精气。
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、教授钟智锦说:“这不仅是视觉盛宴,更是流淌的生态财富。”她指向山脚下蓬勃发展的民宿集群——溪边几十家精品民宿年均入住率超85%,成为绿水青山化为金山银山的鲜活注脚。
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教授、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院长陆琦认为,白水仙瀑正以生态高颜值催生产业高价值。
荔湖公园:城市绿心激活品质生活新图景
午后烈日下,评审组专家转战荔湖环碧。这里,千亩湖面碧波粼粼,湖畔骑行道蜿蜒入画。恰逢暑假,家庭露营帐篷如花绽放,水上桨板穿梭如织。
专家们边看边聊,沿岸而行,荔湖的碧波像层层抖开的绸缎,被风吹得微微颤抖。岸边垂柳低梳,枝条探入水面,涟漪便荡漾开去,像水底沉着的秘密缓缓舒展。三五白鹭掠水而过,翅尖点破湖面,激起圆晕环环散去。水下,几尾红鲤摇动着尾巴,悄然悠游,搅得湖底的影子碎金般晃动起来。
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、曾任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熊正元在现场算了一笔经济账:“荔湖引流每年超80万人次,带动周边餐饮、住宿消费逾亿元,绿美生态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幸福。”
对此,广州市景协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邹义荣指出,荔湖模式证明“环湖经济圈”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引擎。
增江画廊:水墨长卷编织城乡融合金丝带
斜阳铺水时,评审组专家泛舟增江。大家坐上画舫船沿江曲折延伸,步入其间,便觉被绿意温柔包裹。藤蔓攀附廊架,垂下串串淡紫小花;蝴蝶在草甸上翻飞,翅翼沾染了阳光的金粉。江水在脚下低语,不急不缓,将远山、近树、飞鸟的形影悉数揽入怀中,绘就一幅天然流动的长卷。
广州市导游协会会长许林楚凭栏感叹:“这条画廊串起众多古村落,正唤醒沉睡的文化基因。”他指出,增城最大特色是一个“绿”字……绿树、绿水、绿草,原生态保持完好,给人特别清新、清爽的享受。
夕阳西下,此次调研接近尾声,虽仅有一天时间展开实地考察,但专家们清晰地感受到增城发展战略路径:绿韵正生金,山水是经济,生态即福祉。
“白水的瀑声是生态变现的鼓点,增江和荔湖的涟漪是消费升级的波纹。”钟智锦说,当千年古寺的晨钟撞响有机农场的露珠,便听见了古今对话的文化传承回响。
【对话】
羊城晚报:您认为当代景区入选“羊城八景”应具备哪些核心要素?
钟智锦:“羊城八景”评选是广州的品牌活动,有上千年的历史,当代的“羊城八景”的评选,我认为有如下几点值得思考。
一是要能代表广州人文景观或者自然风光,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广州城市形象的符号,城市旅游的名片。
二是应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,对全国甚至全球来说都有相当的吸引力,外地或者外国游客到广州愿意去打卡的地方。
三是要能够反哺当地民众的生活,使得当地民众因为有了这个景点而获益,比如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,给当地民众带来新的就业机会。
文、图、视频|记者 马灿
发布于:广东省网眼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