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南海周边,有一个相对低调的国家:它的国土不大,人口不多,尽管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并不响亮,但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其人均GDP曾一度位居亚洲前列。这个国家就是文莱。
文莱,正式名称为文莱达鲁萨兰国,地处东南亚,位于婆罗洲北岸,靠近加里曼丹岛的西北部,是一个君主专制国家。到2020年时,文莱的总人口约为44万,其中大部分为马来族,约占66%。这个国家虽然人口稀少,但资源丰富,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,这为其带来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。
文莱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,这两大产业占据了该国GDP的60%以上。凭借着较少的人口和丰富的资源,文莱在2014年实现了人均GDP位居亚洲第五的成绩,令全球不少国家和经济学者感到惊讶。不过,近年来由于全球能源转型、产业结构变化、国内政治动荡和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,文莱经济发展逐渐面临瓶颈,未来的经济走势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。
展开剩余84%虽然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,文莱的存在感较低,但早在公元8世纪,这片土地就已经有人类在此定居了。文莱的历史长久且富有中国的影响。从南北朝时期开始,文莱人民就曾多次跨越海洋访问中国。自隋唐到宋元时期,文莱和中国的联系愈加紧密,文莱曾多次派遣使团赴华,甚至有时是国王亲自带队。在这种频繁的交流中,文莱的文化受到了中国深远的影响。
然而,随着14世纪中期伊斯兰教的引入,文莱开始逐步脱离了爪哇的统治,逐渐转变为一个伊斯兰教君主国。14至16世纪期间,文莱一度强盛,国土的边界扩展至菲律宾南部、砂拉越和沙巴。然而,从16世纪中叶开始,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改变了文莱的命运。葡萄牙、西班牙、荷兰等欧洲国家的入侵给文莱带来了沉重打击,其中以1578年西班牙对文莱的远征为最严重。
18世纪70年代,随着英国在亚洲扩张,文莱沦为英国的保护国。1888年9月17日,文莱与英国签订了《英国文莱条约》,该条约规定了英国对文莱王位继承和外交的掌控,文莱不能在没有英国同意的情况下将领土割让给他国。这一条约标志着英国对文莱殖民统治的开始,英国的掠夺极大地削弱了文莱的经济,橡胶种植和林木资源开发等资源被严重开发。
然而,在20世纪20年代,随着诗里亚地区石油的发现,文莱的财政逐渐得到恢复。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日本取代英国对文莱进行了殖民统治,文莱的石油业遭到严重破坏。二战结束后,英国再次恢复了对文莱的控制,并对其实施军事管制。
在经历了近40年的追求独立的斗争后,文莱终于在1984年1月1日宣布独立,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。独立后的文莱,苏丹政府推行了“马来化、伊斯兰化、君主制”三大政策,力图巩固王室统治。与此同时,马来族及其他土著民族的经济地位得到了强化,文莱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,但与此同时,也将伊斯兰教义严格融入国家政治和社会制度中。文莱的君主制仍然在国内政治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文莱的国土面积有限,受技术、气候及人口等因素的影响,农业基础相对薄弱。尽管文莱拥有162公里的海岸线,渔业资源丰富,但由于受到海域争端和捕捞技术的制约,文莱的渔业产值不到GDP的1%。更糟糕的是,国内的渔业市场还需依赖进口。
然而,文莱独特的地理位置却赋予了它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,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。根据《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》,文莱在东南亚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位居第五。到2019年底,文莱的石油储量为11亿桶,天然气储量为3000亿立方米,虽然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不大,但对文莱这个人口不足50万的小国来说,这些资源足以支撑其经济稳定。
文莱政府在勘探和开采石油、天然气的过程中,采取了审慎的节制政策,在资源勘探和开采之间找到平衡。2019年,文莱的石油日产量约为12.1万桶,天然气日产量约3600万立方米。然而,由于过度依赖单一的能源产业,文莱在面对全球油价波动时,经济十分脆弱。尤其是在2014年下半年,国际油价大幅下跌,导致文莱的贸易和财政收入大幅下降,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。
除了油价波动带来的风险,新能源的崛起以及清洁能源汽车的普及,也对文莱的经济模式提出了挑战。尽管如此,文莱的王室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,极大地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。文莱王朝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363年,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,而现任苏丹哈吉·哈桑纳尔·博尔基亚继位至今,他的王室资产超过700亿美元,文莱王室控制了该国大部分油气资源。
文莱王室奢华的生活方式在许多场合得到体现。比如,2015年4月,文莱苏丹的小儿子阿都马力王子举行了盛大的婚礼。婚礼在努鲁伊曼皇宫举行,这座宫殿是世界上最大、最现代化的宫殿之一,总共有超过1700间房间,5个游泳池,257个卫生间和110个车库,装修极尽奢华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这场婚礼的总费用超过2亿美元。
然而,文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文莱政府在近年来逐步认识到其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,并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,试图通过产业多元化来推动经济转型。
其中,旅游业成为文莱政府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。文莱独特的海滨资源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。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,2019年文莱的国际游客达到了33.32万人次,同比增长了近20%。此外,文莱政府还在积极发展伊斯兰金融、清真产业、物流和通信等新兴行业,试图推动经济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。
为了促进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,文莱还提出了实现稻米自给自足的战略目标,并邀请了来自中国、菲律宾、新加坡等国家的企业参与水稻种植项目,以加强农业自给能力。与此同时,文莱政府也对外资吸引政策进行了改革,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,简化行政审批流程,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。
尽管面临众多挑战,文莱政府依旧保持积极的态度,并努力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困境。2020年,文莱政府发布了《数字经济总体规划框架》,将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,推动电子商务和科技创新。
总体来说,尽管文莱在疫情前就已开始意识到其经济结构的问题并采取措施,疫情的到来也加深了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认识。未来,文莱能否实现多元化发展,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,仍然是其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眼查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